【打造文旅名城•听文物讲故事】应国印象:神秘都城的沧海桑田-凯发k8国际
三千年前,有一个古国在鹰城这片土地上绵延存续约360年。她的名字叫应国,她的都城名叫应城,在今新城区滍阳镇一带。
沧海桑田,世事变迁,如今古应城早已湮灭在碧波荡漾的白龟湖水下,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则在湖畔拔地而起。
三千年前,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如何生活,曾经创造了怎样的辉煌?由于历史文献记载不多,我们知之甚少。但随着应国墓地的发现与发掘,古应国撩开了神秘的面纱,让我们有幸窥见她灿烂的文明。
5月26日上午,阳光照耀,沿新城区长安大道行至西滍村路段,上至一个慢坡,路南面有一个牌子,上书“应国墓地遗址”。
顺着一条不太平坦的路向南不远,就是遗址所在地。这里紧邻应河,顺河向南蔓延,当年发掘过的墓葬早已回填,举目望去,绿油油一片,高低不一的树木随风摇曳。
▲应国墓地遗址
“就是这里,1986年我刚大学毕业不久,就来到了发掘现场。”站在曾经参与发掘的应国墓地遗址上,市文物研究专家、平顶山博物馆研究馆员娄金山的思绪飘到了几十年前。
娄金山说,早在商代的甲骨文卜辞中就记载有应国,公元前11世纪,周王朝实行分封制,即“封建亲戚,以蕃屏周”。当时封建的国家有70多个,其中姬姓诸侯国有50余个,异姓诸侯国有20余个。姬姓应国封于周成王时期,大致在今南阳盆地以北至汝河以南地区,包括今鲁山县、叶县、宝丰县、郏县、襄城县等地。
《水经注·滍水》记载,应国位于滍水(今沙河)、应水、彭水交汇处。“考古专家推断,应国的都城应城就在墓地的南面。”娄金山手指着南面说,那里是原滍阳镇西南隅,1964年淹没于水库之中。
应国墓地位于一道南北狭长的土岭——滍阳岭上。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群众在这条岭上取土烧制砖瓦,陆续挖出了一批应国的铜器。根据铜器铭文,结合古代文献,经省市考古学者与专家考察论断,确认这里就是西周时期应国贵族墓地所在位置。”娄金山说,1986年应国墓地1号墓试掘成功,更证实了专家学者的推测。
于是,自1986年至2007年,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(市文物管理局前身)组成考古队,在应国墓地进行了长达21年的考古发掘,共发掘墓葬500余座,其中两周应国贵族墓80多座,其余为两汉平民墓及其他时期墓葬,“共出土铜、陶、骨、玉石、贝蚌等各类文物万余件”。
应国墓地的考古发掘,解决了应国历史研究上存在的一些争议。出土的许多青铜器上带有铭文,证明了《水经注·滍水》等对应国都城位置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,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文献的不足。鉴于应国墓地的发掘成果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,1996年其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,2000年入选河南省20世纪十项重要考古发现。
“鹰城”之名源自玉鹰
从应国墓地遗址归来,一进入平顶山博物馆第二展厅,就看到一只展翅欲飞的玉鹰。
▲白玉线雕鹰(正面)
这只玉鹰温润光洁,通体透明,长2.2厘米,宽5.7厘米,顶部与右翅有微斑,作展翅飞翔状,形态逼真。它向右扭曲的头部嘴衔右翅,形成一个穿孔,与双翅翅尖的两个小孔都用于穿绳佩戴,设计精巧,独具匠心。玉鹰眼睛和背翅施以线雕,两爪卷曲身下,看上去栩栩如生,充盈艺术的美感。
▲白玉线雕鹰侧面,可见其嘴衔右翅,形成一个穿孔
“这只白玉线雕鹰是1986年6月考古队在发掘滍阳岭应国贵族墓群中部的1号墓时发现的。”平顶山博物馆助理馆员巩镭说,“专家推断墓主人是应国贵族,玉鹰是他胸前的佩饰,不过出土时这只玉鹰已滑落至主人的腰部。”
巩镭说,殷商时期的部落多以鸟为图腾,应国以鹰为图腾应属商族遗风。后来应国墓地又陆续出土了一些以鹰为纹饰或标志的文物。史学界考证后,认为鹰是古应国贵族的族徽标志,与应龙氏族的图腾吻合。而这只白玉线雕鹰也显示着墓主人身份的尊贵,很可能是古应国贵族代代流传下来的宝贝。
当时在发掘现场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郝本性认为,出土鹰形器物,具有象征意义,证明应国就在此地。因为在我国的古文字中,应国的“应”字与“鹰”字为同一个字。据专家考证,这个玉鹰是一件具有族徽意义的重要文物。
平顶山市政府当时拟建造一座市标性雕塑,于是郝本性向市政府建议以玉鹰为参照物雕塑一只雄鹰,平顶山市也可以取“鹰城”为别名。后来这一建议被采纳。
2011年,郝本性在为《应国墓地》这本书作序忆及此事时说,鹰为高贵而优秀的猛禽,飞行速度极快,振翅而飞便直冲云天,鹏程万里;鹰勇往直前,富于创新和突破精神,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。他认为,平顶山以“鹰城”为别名,更响亮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。
如今,“鹰城”这个别名早已深入人心,而鹰之精神也成为平顶山的城市精神。
这件玉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,许多参观者慕名而来,只为一睹它的芳容。来自叶县洪庄杨镇观上村的杜先生是第一次参观平顶山博物馆,他在玉鹰展柜前站了许久,尽管有人告诉他展示的玉鹰是一件复制品,他还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:“真漂亮,很有寓意。”
青铜铸造技术令人惊叹
“你看,这个像不像饭盒?”5月26日,在平顶山博物馆第二展厅一个展柜前,市民徐女士说。徐女士所说的展品是应侯盨,是一件器形完整的青铜器,长方形盒子下面有四条“腿”,上有盖子,盖子里面有铭文。
巩镭说,盨是古人用来盛装黍、稷、稻、粱的食器,说它像现在的饭盒很形象。
▲应侯盨
这件应侯盨还有个曲折的故事呢。巩镭说,这件文物曾流失海外,后来由西安企业家、国内著名收藏家王崇仁先生花800万重金从洪都拉斯文物拍卖市场上拍了下来,得知它是从应国墓地流出的,便决定让它回到最应该回的地方。于是,2014年,王崇仁先生将这件宝贝捐赠给了平顶山博物馆。
应侯盨为什么会流失海外?娄金山说,应国墓地引来了不少盗墓贼的觊觎。考古队在发掘m232应公墓的时候,发现竟有7个盗洞。娄金山回忆说,m232应公墓是一座积石墓,在应国墓地中规模最大,发掘时间最长。积石其实是一种防盗设施,盗墓者一旦入侵,积石就会塌陷。而在这座墓葬中,考古队还发现了一个宋代瓷瓶。“这说明宋代已有人进入该墓盗挖,瓷瓶应该是盗墓者遗留下来的酒器或水器。”
在平顶山博物馆第二展厅内,展示的文物以青铜器居多,不论数量还是质量,都让人惊叹。在种类繁多的青铜器中,很多雕刻了精美的纹饰图案,部分铜器上的铭文明确记述作器者为应公、应伯、侯氏、柞伯等,其中不乏稀世珍品,如匍盉、邓公簋、柞伯簋等。
“应国虽是个小国,但应国墓地出土的文物却很高大上。”娄金山说,“这些青铜器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,反映出应国有着高超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。”